法定数字货币发展历程(全球各国法定数字货币发展历程)
2019年11月14日,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在“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具体举措及责任分工”部分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币试点。银行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其他地区。
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
中国银行是数字货币研发、推广、应用的唯一主管部门,国有六大商业银行作为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试点、运营。
数字货币的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研发在央行,由其所属的数字货币研究所实施,属于国家的核心机密。
国家政策只允许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和央行数研所的APP进行对公、对私钱包开立。
数字货币与加密货币的区别
数字币第一大特征是由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它是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具有法偿性;第二大特征是数字币定位M0(流通中现金);第三大特征是数字币采用中心化运营模式,是双层发行和流通的体系;第四大特征是数字币是一种面向零售型的央行的数字货币。而加密货币是基于密码学的货币,是一种去中心化信任机制。加密货币不符合现代货币机制需求,其数量是由算法来决定的。
央行数字货币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区别
第一:央行数字货币属于流通中现金,而非银行存款。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属于M1和M2级别的数字化,不具有M0级别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
M0:一般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
M1:一般包括M0+各单位的活期存款,
M2:包括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第二,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只需要电,央行数字货币的优势是可实现双离线支付。与终端设备绑定,能完成取现、支付和存储数字货币等基本操作。而支付宝、微信第三方支付需要电和网络。
第三,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法偿性、匿名性;第三方支付皆不具备。
第四,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无限法偿性,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拒收。
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只是一种支付方式,数字货币的效力完全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能够相提并论的。从用户视角看,央行数字货币使用范围更广,具有无限法偿性,具有强制性,而其他支付手段并没有这个功能。
二、数字货币概念股
据华安证券测算,数字币软硬件产业升级将带来约1400亿元的市场空间。其中数字币钱包设计部分由银行自主完成,而设备端改造部分一般都是交给外包来做。
翠微股份(603123)
控股子公司海科融通持有中国银行颁发的全国范围内银行卡收单业务类型支付业务许可证,拥有全国范围内经营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从业资质。
海淀区首批试点商贸企业,公司全部经营单位已开通“数字币”业务。
星网锐捷(002396)
升腾支付产品全线支持数字币,正积极参与各大银行的数字币试点工作,并积极推动相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落地。